桃源鄉從前境內以鄒族人、魯凱族人、平埔族人為主,而布農族人則是後來陸續遷入的族群,經過時代的變化,部落的遷移,目前以布農族人數居多。

桃源鄉內總共有八個村,依序是:寶山村、建山村、高中村、桃源村、勤和村、復興村、梅蘭村、梅山村。然而,這些地名都是在光復後為了畫分行政區域而命名。對於各部落的典故和族群的關係都是有特殊意義的。

以下介紹桃源鄉從前俗稱的老地名,我們將可以發現其中的歷史和地理變動的關係及祖先命名的智慧。

1.加拉夢(桃源) 以前桃源地區有雁爾部落,鄒族人稱地名為「加拉夢」(譯音),而日據時代則名為「雁爾」,曾因原住民被誤殺而與日人有過爭鬥,後來被以武力控制降服。光復後稱「雁爾鄉」,後來改名為「桃源」。
2.馬斯斯康(藤枝)  
3.馬斯布(建山)  
4.白箭(高中) 鄒族的山,以現在高中檢查哨到塔羅濃河為界,過去主要族群是以南鄒沙阿嚕中白箭社群人為首,因此而命名。
5.拉庫司(樟山)  
6.拉富蘭(梅蘭)  
7.馬速花路(梅山)